top of page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已更新:2022年6月2日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民國99年(2010)6月29日黑水電影資料中心為田伯伯進行口述歷史採訪,民國100年(2011)11月致電田伯伯,想要邀請他老人家參加【金剛演習】,非常遺憾的是田伯伯已於3個月前過世。田伯伯在採訪中,為我們詳實且生動地重現了當時的戰場時空細節,這是在任何書中都無法獲得近乎身歷其境的寶貴體驗。更忘不了田伯伯在採訪中屢屢提到【201師601團駐守的132高地不曾失守過】的片段,感謝田伯伯留下的寶貴資料,讓我們對那一段歷史更加得清楚,在此致上由衷的謝意。

民國102年1月30日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震驚中外,至今已整整五十年矣。

金門戰役的影響,十分深遠。對國軍而言,金門戰役是保衛台灣 的前哨戰。國軍的勝利,證明國軍在大陸失敗之後,仍然有贏得重大勝利的能力。同時也證明「保衛大台灣」的戰略,意義非凡。金門戰役對共軍而言,是淮海戰役及橫渡大江以後最大的失敗。讓共軍參謀本部認識,渡海進攻應該慎重,不是憑勇氣即可成功的,同時也敲破共軍「血洗台灣」的戰略部署。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凌晨二點,大地尚在矇矓熟睡時。共軍葉飛兵團所屬第二十八軍及第二十九軍, 混合編組三個加強團,分乘大小機帆船三百餘艘、自廈門沿海浩浩蕩蕩直奔金門。希望趁黑夜之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立,一舉攻佔金門全島。共軍豋陸的目的地,正是國軍二〇一師六〇一團及六〇二團固守的古寧頭、安岐、一點紅至瓊林一帶。共軍的進攻、真可謂踼到鐵板。


二〇一師是三十七年七月由上海來台的部隊, 經過一年在鳳山的新軍訓練,士氣高昂、戰技純熟,是一枝優秀的勁旅,不畏共軍的人海戰術。它在金門陣地的佈署,與往昔在大陸作戰的戰術,完全不同。 最高指揮官下達命令,以班為單位構築碉堡,像無數繁星一樣,配置在古寧頭、安岐至瓊林的陣地上,全班弟兄十二人以碉堡為中心,相依為命,碉堡與碉堡之間、互相支援、不留死角。這種防禦陣勢,要由步兵突破,實屬萬難。


二十五日天亮以後,國軍空軍自台灣起飛,到達金門上空,還向共軍大嶝及小嶝二島陣地投擲炸彈。我海軍艦艇也適時出現在海上巡邏,以防共軍增援。在陸地上的一一八師、十一師、十八師及十四師等健兒,在戰車的前導下,自瓊林、一點紅一帶向安岐推進,將殘餘共軍,一網打盡。當天只剩下古寧頭的殘餘,當未肅清


古寧頭是丘陵地帶,坡度較高,不利戰車前進。共軍經過一天鏖戰,已在古寧頭集中二千餘眾,佔據數個大碉堡及民宅,開始作有組織的抵抗。但是國軍人多勢眾,加上戰車的勇猛進攻,終於在二十七日上午,將古寧頭的共軍殘餘,全部肅清,取得完全勝利。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田興柱先生是貴州省遵義縣人,早年參加青年軍,後入陸軍軍官學校二十五期,畢業後曾任至營級幹部,後轉任軍訓教官,富有戰略戰術修養,喜歡閱讀戰史,又是金門戰役的參與者。數十年來他搜集許多金門戰役的資料,為「金門戰役」作了完整的紀錄,是一部「金門戰役」的戰史,難能可貴!


我是是興柱先生在青年軍時的夥伴,也曾參加金門戰役。當我拜讀興柱先生的大作時,深感敬佩。特別是作戰經過詳細的紀錄,勝敗因素的分析,以及此戰役對五十年來台海局勢的影響等,都有獨到的見解,更令人印象深刻!


忝為興柱先生的好友,在「金門戰役」出版的前夕,我樂於寫幾句話,表示我對此書敬佩之意,,不敢稱之為「序」。


李志鵬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十二日

於台北內湖素齋書房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十二 「金門戰役」值得商榷的幾個問題


「金門戰役」在「危急存亡之秋」挽狂瀾於既倒,使中華民國得以繼續生存,台灣能從事各項建設。但參加作戰各部隊,因不屬同一系統,「名位之爭,功績之議,」無形中就在彼此間蔓衍滋長。


本來天下事均非一人之力、一人之能可以奏效,成功的舞台也不是一個人打造出來的。俗語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所以,凡事都要集思廣益,同心協力,彼此團結,環環相扣才能圓滿完成。而一次不是太小的戰役,更需要親愛精誠,集中力量,密切支援,互助合作才能獲得勝利!但「三代以下未有不好名者」,參加「金門戰役」的部隊和個人,均非聖人,自也不能例外!

「金門戰役」有那些爭議性問題呢?大致有下列八項: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一、「金門戰役」最高指揮官是誰?

二、「金門戰役」中湯恩伯將軍是否在金門?

三、 情況發生後全島部隊是否歸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將軍統一指揮?

四、「金門戰役」中最得力的是那個部隊?

五、「金門戰役」如無十二兵團的部隊是否會失敗?

六、「金門戰役」共軍登陸時間?

七、「金門戰役」一三二高地是否失守?

八、「金門戰役」後在台灣舉辦「大捷展覽會」的是什麼單位?


上列問題,特別是一二一、二項,在「古寧頭大捷」熱絡年代,爭議甚為激烈,而爭議源頭;大致來自於十二兵團、綏靖公署、二0 一師及其他論著。就十二兵團而言:有胡璉將軍六十四年八月所編著「泛述古寧頭之戰」(以下簡稱「泛著」),及其兵團各級長官在大捷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之各種論著與口述之戰役經過。綏靖公署方面:當年任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警衛團中校營長鄭遠釗先生寫的「爲湯恩伯辯誣——金門大捷眞象」(中外雜誌 四十卷三、四期)。青年軍二0一師:則有「鄭果將軍談金門大捷」(金門古寧頭之戰史料初輯、國史館史料處編印),及鄭將軍大作「明恥教戰——并述古寧頭戰役史實」。至於其他方面之論著,更不勝枚舉。綜覽這些言論,雖各有所見,各有所本,但似略有偏頗!

現將爭議各問題,以「史料」與「事實」爲根據,分項敘述: 一、「金門戰役」最高指揮官是誰? 「金門戰役」最高指揮官究竞是誰的問題,在五十、六十年代曾引起一場白熱化的論戰,若干報刊雜誌,長篇大論,眾説紛紜,甚至六十年代的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第七冊,曾有「我陸海空三軍,在胡璉將軍統一指揮下,經過三晝夜激戰,俘虜匪軍七千多,其餘全部消滅。」此一說法,後經國防部前史政局於六十九年十二月二日致函國立編譯館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指出該館所編國民小學社會課本第七 冊內「.. .. 我陸海空三軍,在胡璉將軍統一指揮下.. ..」一節與事實不符。幸蒙該館尊重歷史,從善如流,於七十年一月二日,以(70)國教0000九號函回覆國防部稱:已將教科書中「在胡璉將軍統一指揮下」一句刪除。


猶記得民國六十六年六月胡璉將軍仙逝,各報章亦以「指揮金門大捷」譽之!


「金門戰役」最高指揮官究竞是不是胡璉將軍呢?現從史料中去找答案:


民國三十八(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淪陷後,負責守備該地的湯恩伯將軍轉往金廈。九月十二日行政院院會決議:派湯恩伯爲福建省主席兼福州綏靖公署主任,但被李代總統否決。先總統 蔣公鑒於福建沿海島嶼對保衛台灣甚為重要,必須有一「忠貞」將領負責該地區之作戰指揮,乃於十月七日以中國國民黨總裁身分親赴廈門,慰勉湯將軍。所以湯恩伯名義上是福州綏靖公署主任,實際上是以京滬警備總司令負責金廈地區防務。


湯恩伯將軍受 蔣公知遇之恩,負責金廈防務後,乃僕僕風塵於金廈兩地;九月九日偕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蒞臨青年軍二0 一師視察,十月十一日在金門城兵團部主持作戰會報,十四日再度巡視二0 一師海防陣地,對各種防禦措施指示甚詳。所以湯將軍應是策畫全般防禦事宜,運籌帷幄,決勝於大捷的主將。


十月九日,湯將軍令十八軍十一師派兵一團(三十三團)國慶日赴廈門遊行,壯大聲勢,鼓舞士氣,安定民心。十月十一日十一師三十一團乘船登陸大嶝,增援友軍,達成任務,曾獲湯將軍三千銀元的獎勵。十月二十四日,十九軍十四師部隊在料羅灣登岸,適逢十二兵團參謀長楊維翰將軍陪侍湯總司令在該地巡視,因十四師士兵尚未著軍服,曾被誤為民伕的笑話。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十月二十五日凌晨二點情況發生,五點左右,共軍於一三二高地前方喊話:「湯恩伯已經上船了!鄭師長早跑了,你們還打個什麼勁!」當時湯總司令和鄭師長在陣地相視而笑。九點,空軍總司令周至柔將軍飛抵金門,會唔湯將軍於總部。中午,海軍第二艦隊司令黎玉璽赴湯總部,適湯將軍正在第一線督戰,黎將軍乃轉往前方指揮所會見湯將軍。


二十七日戰事結束,台灣各界組龐大勞軍團赴金門,各新聞機構亦派記者前往採訪,其中新生報記者卜幼夫先生是日晚會見湯總司令,卜尢生於三十年後所撰之「採訪追記,」對當時情景還有很清楚的記述。


二十八日下午,東南軍政長官陳誠在金召集師長以上舉行軍事會議,宣布湯恩伯上將調職,由胡琏將軍接任,胡將軍正式官銜爲福建省主席兼金門防衛部司令官。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亦同時調回。


三十日上午,湯恩伯總司令自金門乘二 八 八號運輸機返台,隨行有副總司令萬建蕃、二十二 兵團司令李良榮、東南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等十七人。十一時三十分飛抵台北松山機場,前往迎接的有方治、雷震、毛森、黃朝琴、彭孟緝、陳大慶及其友好約五十餘人。湯氏下

機後即慨然的説:「政府置重兵於金門,主要是保衛台灣!」


三十八年十月三十一日胡璉將軍正式接掌金門防務,福州綏靖公署及二十二兵團明令撤銷。十二月一日十二兵團部改金門防衛司令部。


以上是湯恩伯將軍在「金門戰役」始末概要。


至於胡璉將軍,將軍在其「泛著」中説得很清楚,為了明白眞相,將原文摘錄如後:

「泛著」二0、二一頁中説:「十月十八日,予在台北.. .. .. 。不二日陳辭公(誠)面示:軍事及人事部署已有變更,命璉以兵團司令官及福建省主席名義率領所部十八、十九兩軍,接任金門防務,湯恩伯及李良榮兩將軍調回台灣。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正在海峽中行進之第二船團,已令駛赴金門。並派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將軍同去防地,佈達命令,監督交接。十月二十四日夜,由基隆登上運送軍品之民裕輪,前

往金門,擔任新的任務。」(胡將軍登船之夜就是共軍進攻金門之時——筆者)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黃昏,民裕輪抵達金門南之料羅灣,兵團部派員以L.S.T來駁璉等上岸(十二兵團部派副官處長潘文華、秘書石讓齋前往迎接—筆者)。但因風浪,兩船無法靠攏,而民裕輪船長又因水道不熟,不敢夜航,泊停海中,時聞炮聲,卻不知岸上已發生戰事。翌日晨,啓碇前往大、小金門間之水頭(協商駐金海軍巡防處王處長通知民裕輪轉駛水頭—筆者),十時到達。湯總部總務處長來接,始悉匪已登陸,昨日激戰整日,但該處長一片樂觀辭句,且稱讚『胡璉兵團」不置。行抵水頭村邊,湯將軍现迎羅副長官,態度更為樂觀,認為戰事已近尾聲。湯並翹起拇指,大聲讚璉曰:『佩服! 佩服!年初尚屬殘兵敗將,不滿萬人之破軍,才數月便能弦大而又猛勇,變成一支大軍,佩服!佩服!』以感激心情,連聲稱謝。到其指揮所,午餐在桌。予即電話詢問正在前線指揮作戰之高魁元軍長以目前狀況,並先賀之曰:『恭賀大捷,是否已清掃戰場完畢?』高以低沉聲音答曰:『戰事仍在激烈進行中,形勢相當嚴重,即派車迎司 官來。」予聆此情,突覺千鈞在肩,湯、羅所談何事,竟無所聞。 車到即行,不二十分鐘已到湖南高地前線,急問匪我狀況,始知我軍克復安岐,正向林厝進迫中。當以責任所在,並未顧慮形式上之交接, 迅即實施指揮權......。」


胡璉將軍十月二十六日中午到達金門,二十六日深夜(二十七日 凌晨一時)戰事全部結束,胡將軍指揮作戰時間最多不過十餘小時。 當年金門最高指揮單位是綏靖公署,綏靖公署代主任是湯恩伯將軍,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凡作戰指揮、後勤補給、行政事務等都要由湯將軍來發號司令。 至於任務真正轉移已是十月三十日以後的事情。明白了這些,「金門戰役」的「最高指揮官是誰?」「湯恩伯將軍是否在金門?」這兩個問題,都不必爭論了。


三、情況發生後全島部隊是否歸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將軍統一指揮?


關於這個問題,見於高魁元將軍著作及口述:其著作有「金門保衛戰之回顧」(載六十八年國史館史料處出版―金門古寧頭之戰史料初輯),其口述有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現軍務局史政處)發行之「古寧頭大捷四十週年紀念文集―高魁元將軍訪問紀要。」在上兩文獻中其意都說:「二十五日晨二時許,匪乘夜暗渡海來攻,登陸金西,突破壠口至古寧頭一線之陣地後,湯上將令二十二兵團李司令官將所有 金門島上部隊授權由余統一指揮,殲滅犯匪。我即命原任機動之一一 八師、十一師之三十一團及正在下船中的十九軍所部,配屬戍守金門的戰車第三團第一營,協同二○一師立即展開攻擊......。」


同一樁事情,當年在高將軍麾下任作戰處長的侯傳仁上校有另一 種說法,侯上校說:「二十五日下午五時三十分,京滬抗警備總司令, 兼代福州綏靖公著主任湯恩伯將軍,司令官李良榮將軍,相偕到達瓊林軍指揮所,聽取高先生報告各部隊行動及戰況後,十二兵團參謀長楊維翰將軍亦來了。大家都深以士兵疲勞過甚,幹部傷亡重大,彈藥補充困難,攻擊進展遲頓為慮......。六時三十分,李司令官向在座諸人說:『入夜後,我們怎麼辦?』我提報告:『匪軍行動,以固守待機可能性較大;我軍行動方案,一為乘夜繼續攻擊,一為保持接觸, 明天再行攻擊。』李司令官對當時十八軍、十九軍部隊的裝備,新兵的素質,已有相當瞭解,再加上夜閒空軍及戰車都無法支援作戰,所以同意後者,入夜後保持接觸,並派小部隊襲擾,調整部署,明天拂曉再行攻擊,李司令官乃向湯總司令報告說:『我看說這樣吧!並且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把所有攻擊及守備部隊,統歸高軍長指揮,好不好?』湯總司令連說:「 好!好!統歸高軍長指揮好了!』於是李司令官便打電話給二○一師 鄭師長說:『今後歸高軍長指揮,有情況向高軍長報告。』(古寧頭 大捷四十週年紀念文集―古寧頭大捷回憶二三三頁)


高將軍接受統一指揮命令的時間,和他作戰處長所述,差距太大; 高將軍意在二十五日凌晨,侯處長肯定說是二十五日下午六時三十分, 侯處長是主管作戰處長,一切作戰命令都要由他經手下達,資料亦具權威性,這中問取拾就很難定奪。 不過,依據二○一師通信連准尉通信員李朗的回憶說:「情況發生後的凌晨四時許,高軍長說到二○一師指揮所,因夜暗路徑不熟, 找不到師指揮所的詳細位置,但他發現無線電台天線桿,就逕赴電台 詢問:『我是十八軍軍長高魁元,鄭師長呢?』李通信員帶他到指揮所找鄭師長。」


「金門戰役」青年軍二○一師屬二十五軍作戰序列,作戰指輝 聽令於沈向奎軍長,如果高將軍沒有得到統一指揮的命令,怎能逕赴二○一師指揮所找鄭師長?同時高將軍為了要統一指揮部隊,也必然要到先和敵人接觸的二○一師去瞭解當面敵情狀況,以便調遣部隊。 所以從高將軍的著作、口述及李通信員的回憶,高將軍在二十五日凌晨就接受了統一指揮的命令是較正確的。 對於高將軍統一指揮所有金門島部隊,鄭遠釗先生持另一種看法, 鄭先生以為高將軍僅統一指揮打擊部隊,並非指揮所有金門島部隊。


這個問題,如從戰術觀念著眼,在當時狀況下,几發生情況地區, 無論打擊部隊、守備部隊、支援`部隊,都要聽從於高魁元軍長的命令, 由高軍長統一指揮,那應是不容置疑的,如僅指揮打擊部隊,又何言 統一指揮呢?


四「金門戰役」中最得力的是那個部隊?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這種爭議,實非必要,因為戰場上所負責任務不同,能完成上級所賦使命的部隊就是得力的部隊。但既有了這個問題,現在就來引證一 些說法,首先聽聽古寧頭守備部隊、青年軍二○一師六○一團雷開瑄團長怎麼說。雷團長說:「如無守備、部隊拘束匪軍,而使匪攻擊得逞, 直下瓊林,左右席捲金門城與料羅灣,何來爾後之順利出擊、殲滅匪軍?如無反擊部隊之適時到達與英勇戰鬥,守備部隊亦可能因兵力有限,後援無力,終將難逃敗亡之命運,故攻守相助實為致勝原因之一。 」後來戰事結束舉行檢討會,在檢討會上,陳誠長官做了總結,陳長官說:「青年軍二○一師擔任守備部隊,阻止共軍登陸,艱苦奮戰四小時,奠下勝利基礎,為勝利立下首功。而十八、十九兩軍擔任打擊部隊,澈底達成殲敵任務,為勝利之主要因素。戰車部隊、密切支援步兵作戰,其功更不可沒。」陳長官與雷團長的說法,是最公平的論證。 「金門戰役」直接參加作戰的部隊,都能各盡其責,達成任務,所以都是得力的部隊。


五、「金門戰役」如無十二兵團的部隊是否會失敗?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雖然在革命戰爭中,確有「以寡擊眾, 以少勝多」的戰例。但一般作戰指導上,仍是以多勝少、以強敵弱的。 兵法上也說:「五則攻之、十則圍之。」所以,「金門戰役」如無十二兵團適時到達,夠將是一場更為艱苦的戰爭。


第十二兵團適時到達金門的影響力、究竟如何?下面舉出敵我兩方的看法:

首先從敵方來看,指揮「攻金失利」的共軍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 說;「金門沒有什麼工事,守敵名義上是一個兵團,實際只有兩萬多 人,而且都是殘兵敗將。除第五軍(非邱清泉當年的第五軍)守小金門外,大部分兵力守大金門......。十月二十四日中午,二十八軍電報報告:當晚向金門發動進攻,我馬上召集兵團作戰處長、情報處長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開會,分析情況。當時我們已經知道蔣軍十二兵團已經乘船撤出潮汕, 去向不明。我分析十二兵團的行動有二個可能: 一是增援金門, 一是撤回台灣。 如果增援金門,要趁十二兵團尚未到達金門之前,發起登陸,攻取金門,是最後的一個戰機,如再足誤,金門情況就可能變化。我經過反覆考慮,最後批准了二十八軍開始攻金門的戰鬥。」 (共方情報不靈,十二兵團十八軍一一八師、十一師等部隊十月七日就到達金門―筆者)


葉飛先生的「神機妙算」未能卜準, 十二兵團搶先一步到達金門,是他完全沒有預料到的,所以他喟然歎息的說: 「戰機!戰機! 作戰一定要抓住時機, 戰場情況瞬息萬變,錯過時機,整個形勢就可能完全改觀!」

至於我方,甚多史料,都把甚多史料,都把「金門戰役」獲勝首要因素,歸之於十二兵團適時到達,現僅舉兩個人的話說:


一個是二○一師六○一團團長雷開瑄說:「十二兵團部隊適時到達金門,與守備部隊配合,給與匪軍迎頭痛擊,獲得了這一大的勝利。 」


金門要塞總台長周書庠說:「層峰適時將十二兵團調防金門,實出敵意表,故十二兵團對斯戰役,具有成敗之關鍵。」


周先生這句「十二兵團對斯戰役,具有成敗之關鍵」的話,就是「金門戰役」如無十二兵團增援是否能成功最有力的鑿證!


至於青年軍二○一師師長鄭果將軍說:「假使當年十二兵團不能及時投入戰場,依然會勝利,絕無問題。因為他已有反擊計畫:他率備由六○二團抽組一個步兵營、六○一團第一營、師警衛營、三五三 團第一營(當時三五三團配屬二○一師)編成一個突擊部隊,在空軍、 砲兵、戰車支援下,先乘勝取下林厝,然後攻取北山,由于安岐―林厝―北山―南山為地形上最佳攻擊軸線,古寧頭台地絕壁之攀登,也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可以砲兵造成彈幕,在本師優良爬竿技巧下,迅達完成不致造成重大傷亡,這樣做,由於我師步戰砲空協同作戰訓練有素,步兵射擊、運 動、投彈、劈刺有深厚基礎,有足夠通信工具,火力方面有七五山砲一連,四二砲兩連,六○砲四十門,彈藥充份,海空軍弦力支援,同時敵方立足未穩不可能形成有組織抵抗,(楊書田團某營收復安峽, 僅一次衝鋒,十五分鐘內攻下。)因此殲滅匪軍的公算極大....。 」鄭將軍於二十五日晨八時向湯總司令及沈軍長向奎報告編組突擊部隊,沒有得到許可。


鄭將軍的「突擊計畫」已是戰後三十年的敘說,其時將軍亦逾七十高齡,記憶難兔差錯,就以計畫編組的突擊部隊來說,當年二○一 師沒有警衛營的編制(恐係工兵營之誤,因那時代的工兵,都是只拿圓鍬,十字鎬的戰鬥化工兵,非今日之機械化工兵),其餘欲納編的部隊,都是凌晨二點鐘就和敵人接觸,已經苦纏苦鬥了四、五個小時,不但都有傷亡,而且也很疲憊,那還能擔負起艱巨的反擊任務?而且 將軍欲編突擊隊之時三五三團已歸建,所以鄭將軍之言也非持平之論, 何況鄭將軍提計畫的二十五日晨八時,十二兵團的部隊早就開始反擊 了。


六、「金門戰役」共軍登陸時間?

「金門戰役」共軍登陸時問,國共雙方史料都說在二十五日凌晨 二點左右,只有胡璉將軍名著「泛述古寧頭之戰」卻說是「拂曉」與「 黎明,」我對胡將軍這種說法,深不以為然,故要冒昧加以說明,但在沒有說明前,我要特別聲明的;就是胡璉將軍伯玉公,乃一代名將, 國之干城,嫻熟韜略,百戰功高,忠勇冠於當世,睿智集於一身,治軍從政,德業彪炳。功成身退後,又涵泳典藉,將軍以史家橡筆,再溶冶親身經歷,發為著述,當成金匱之書、一家之言。而以自己的淺薄,實不敢言將軍的論著,何況將軍已作古多年,也不該再有所置啄。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將軍任職第一軍團司令時,筆者曾為其下屬,親炙教誨,屢聆訓言, 在長官部屬關係上,更不敢有所論評。但說「泛著」對共軍登陸時間 來說,確實與事實未能相符。本著「我愛我的長官,我更尊重事實的執著,」所以提出一點膚淺的論證,藉供時人參考:


「泛著」第五章第一節(二十三頁)記述:「是夜從僚屬口中, 始得悉昨(二十五)日作戰情形:二十五日彿曉,匪以航海木船,滿弦順風,趁潮進犯,目標集中於虎尾(應為湖尾―筆者)高地迄古寧頭間沙灘,灘勢平坦,迅即突破我之防線。」「泛著」五十五頁又說:「 二十五日黎明,匪之船團在高潮項風情況下,分由蓮河澳頭向我壠口迄古寧頭間灘頭進發。」


這裡先討論「彿曉」與「黎明」的認定,一般來說:所謂彿曉是曙熹初露的時刻,所謂黎明是天將亮而未亮的剎那。軍事上多用彿曉而少用黎明,最常使用的就是「彿曉攻擊。」而軍事上對彿曉黎明也另有詮釋,根據國軍軍語辭典(四九○頁):「彿曉為白晝與夜暗之轉捩點。」「黎曉指日出前的一段時間,此時問已有充分光度,可供給炮兵觀到射擊及車輛之活動。」但不管那種解釋,彿曉與黎明均是指天將亮或已亮之時。如果按「泛著」敘述:「匪軍在『彿曉』『黎 明』才『趁潮進犯。』」這與事實大相逕庭。至於共軍登陸的確實時 間,現提出四種史料加以印證: 一、按曉巖先生「從低潮中奮起」一書的記述:「二十五日晨一時 三十分,我六○一團第二營突擊排長卞立乾中尉率班長一名,於輪值海濱查哨歸途中,誤觸地雷,轟然巨響,震撼全線。四十分,我第一線哨兵,於西一點紅探照燈照明時,發現大量匪船,向我陣地急馳, 已近兩百公尺,遂嗚槍報告,隨即全線各堡,槍炮齊發,大嶝匪炮, 亦向我陣地轟擊......。」(八十八頁) 曉巖光生本名張蘊琛,時任青年軍二○一師六○一團二營四連連長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為六○一團右一線營(安岐)預備隊。情況發生後,率部逆襲, 身負重傷,得乘坐「美齡號」專機殊榮返台治療。他的報導應最屬正確。


二、根據中央日報文史版七十六期(六八、十、十六)刊載:「二十五日晨二點十分,匪第二四四、二四六、二五一團航至壠口海灘正在登陸,恰遭遇我戰車營第三連第一排在沙灘上拋錨戰車,該排在楊展排長指揮下乃就地迎戰搶灘匪軍。同時我守備部隊二○一師六○ 一、六○二兩團,也及時以旺盛火力向匪射擊。」


三、依我自己的記憶:二十五日晨二時許,睡夢中被隆隆的槍炮聲驚醒,恰好連部傳令兵也來砰砰敲門,通知立即進入陣地,大家在台長陳學智及班長陳立華指揮下,著好裝,背起<―一○一無線電機, 從西浦頭往距離只有數百公尺的一三二高地團指揮所跑,到達團指揮所,各單位均已嚴陣以待,我們電台亦迅達進入掩蔽部。這個掩蔽部是全電台官兵十餘天辛勞挖出來的,深入地底,不僅可供電台工作, 還是躲炮彈最安全的地方,儘管外面彈如兩下,對我們卻毫無影響。 又因為有線電話線多被炮火摧毀,電台就顯得特別重要,團長雷開瑄和師長的連絡,就全賴無線電。


四、敵方敘說:依據陳惠方「海漩」一書的記載:共軍攻金部隊二 四四團團長邢永生,於一時二一十分,船行距岸五公里時,呼叫軍指揮所,並發出三顆紅色信號彈,請求支援砲兵開始射擊,隨後部隊即在遭受激烈抵抗中搶灘。


從以上四種資料,均說明了「金門戰役」共軍登陸的確實時間; 是二十五日凌晨二點鐘前後,這是鐵的史實,几參與是役的人都不否 認。惟獨「泛著」把共軍登陸時問述為「彿曉」「黎明。」查二點鐘 前後與「彿曉」「黎明」相差將近三、四小時,在一個戰鬥慘烈的戰 場上,情況瞬息萬變,三、四小時之差,何啻千里?何況如照「泛著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的說法,則把青年軍二〇一師幾個小時的浴血抵抗,一筆勾銷,這 也是有欠公平的。 不過筆者臆測;胡將軍所指「拂曉」「黎明」是以十二兵團部隊實際接觸戰火的時間為準,亦未可知。 但為了對以後要 研究這一戰役的人,「釋其研究上之疑惑」(借用將軍語,「泛著 」六十四頁),故提出以上的說明。 事實上,以胡將軍一世英豪,名垂青史,其大作必為後代研究這一戰役者所需參考的第一手資料,如 果第一手資料連共軍登陸時間都不正確,豈不陷將軍於不義?所以我引據事例加以釐清。


七「金門戰役」一三二高地是否失守?


遍閱「金門戰役」文獻,述及一三二高地失守的,僅十九軍軍長劉雲瀚將軍一人。 劉將軍在「泛論古寧頭大捷及其時代意義——古寧頭 大捷二十八週年紀念作」及「金門大捷三十週年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 (我國史館發行之「金門古寧頭之戰史料初輯」)中都說:「二十五日拂曉,和二十五軍軍長沈向奎乘吉普車往前線明瞭情況,當駛到一三二高地南側鞍部,突然有匪軍機槍,自高地向我們猛射(臆測劉將軍遭到來自一三二高地射擊,此刻正是該地爭奪戰最激烈之時—筆 者 ),車身中彈,沈將軍和我幸運逃過一劫。 隨即於二十五日晨六時 三十分(又一説七時半)被十四師奪了回來。 」


我要肯定的說:將軍的著述是值得商榷的,一三二高地自始至終未曾失守,如果一三二高地失守,「金門戰役」可能要遭遇更多的困難,國軍要付出更高的代價。 關於一三二高地,因筆者親在其境,所 以我要把二十五日凌晨五時前後發生在一三二高地的情況,做比較詳細的敘述:


二十五日凌晨五時許,天色微明,盤據西浦頭共軍,向一三二高地六〇一團指揮所發動猛烈的拂曉攻擊,我第一營一、二連奮力抵抗, 第一連連長劉德昌英勇陣亡。 這時共軍的人海攻勢仍一波一波逼近團指揮所,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情況十分危急,團部連連長趙慶平,通信連連長朱亞夫建議團長雷開瑄轉移預備指揮所,但被嚴拒,僅指示讓一些完全沒有武裝人員(如政工隊)稍向後撤,避免無謂犧牲。趙連長在情急之下,率團部連加上衛生連擔架排及通信連未值動人員,全體投入戰鬥,奮勇抵抗,警死不退。特別是衛生連擔架排及團部連警衛排表現更為英勇。


衛生連擔架排,他們的責任只是救護傷兵,不負責直接作戰任務。 而二○一師在出發前一個月,奉軍部命令撥交三百枝加拿大鋒衛槍給三四○師及軍直屬部隊,所以武器甚為匱乏,像擔架排這種單位,根 本沒有配發槍枝。擔架排的同志們,只能利用手榴彈和擲彈筒(最大射程一五○公尺)與強大火力的敵人博鬥。現存我腦海記得最清楚的 一幕,就是擔架排排長黃林,率領全排弟兄誓死抵抗,不幸身負重傷,當一三二高地爭奪戰稍歸平靜,他被抬到團指揮所,他以微弱的聲音向雷開瑄團長報告說:「報....告....團....長.…團.…長.…交....付....的....任....務....我....們....達....成....了!」團長見 他滿身鮮血,一面拉著他的手安慰他「你好好下去休息吧!」一面轉頭噙著淚珠不讓牠流下來,因為那是流血的時候,不是流淚的時候啊! 而且「丈夫有淚不輕彈!」何況團長還要指揮二千多人繼續作戰。 黃排長被抬下去不久,因流血過多,二十出頭的年輕排長就這樣離閉烽火人間!


至於團部連警衛排,全是民國三十六年二月我們一塊考入青年軍的同學,這些十八、九歲的「娃娃兵」,人人都是初生之犢,他們人 手一枝加拿大衝鋒槍,這種武器,在五十公尺內最能發揮熾盛火力, 所以有效擊潰了共軍的人海攻勢。記得在警衛排陣地前面,橫七豎八 的全是共軍死屍,最近的幾個就「睡」在交通壕邊緣。這段慘烈的戰鬥,就是發生在二十五日凌晨五時前後。 共軍攻勢頓挫後,一三二高地又恢復了秩序,我們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娃娃兵,就到共軍屍首上去找「戰利品」,我在一位「戰鬥英雄」的行軍袋裡翻到幾個米包、米餃(因攻金共軍全係山東人,山東人喜吃包子、饅頭、水餃,但福建不產麥子,沒有麵粉,只得用米來 ,故稱米包、米餃)及一張當年共軍使用的人民幣(如下圖):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一三二高地是金西地區制高點:西浦頭、安岐、林厝、北山、南山都在它烏瞰下,實居陣地之鎖鑰,誰控制住它,誰說能主宰戰場, 所以一三二高地爭奪戰,在古寧頭大捷中是最具關鍵性的,如該地不保,共軍擁有這一強有力據點,進可攻金門城,直趨湯總部,守可藉 一三二高地為屏障,不僅可阻止我軍之反擊,更可直接支援它散布在古寧頭地區的部隊。而且當時還有若干共軍盤據西浦頭,西浦頭與一三二高地近在咫尺,兩者連成一體,再運用我既設工事,將形成堅強堡壘。假使這種情形不幸發生,我不敢說整個形勢完全轉變,至少要付出更高代價,才能獲取全面勝利。由於一三二高地的固守,十四師的部隊才能綿密佈署,實施反擊。要塞炮、七五炮、四二砲、八二砲才能利用一三二高地有利地形,對頑守在林厝、北山、南山的殘敵行直接瞄準射擊。各級長官才能在一三二高地觀察戰況、瞭解敵情,從容不迫的調兵遣將,使整個戰場為我所掌握,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犧牲,獲得最大的勝利。這恰如胡璉將軍的愛將一一八師師長李樹蘭將軍所說:「十月二十五日金門大捷,若不是二○一師拼命抵拒匪當時攻勢,我軍是無法站得住腳的,更不用說反擊了!」十二兵團參謀長楊維翰將軍說:「我軍由於二○一師拘束一戰打得漂亮,給匪軍一 個下馬威而奠下勝基。」戰車營一位幹部沐巨樑先生說:「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六時半以前,未見打擊部隊助二○一師一臂之力!」誠哉斯言,洵屬不虛!


記得民國七十八年,「古寧頭大捷」四十周年,華視拍攝「六壯士―古寧頭」連續劇,其中一段劇情就是描述一三二高地「失守, 」我看後特別寫了一封信給中華電視台加以說明,現將該信轉載如後:


中華電視台公鑒:今年欣逢古寧頭大捷四十週年,為了這一戰役的歷史意義,國防部舉辦了一連串的活動,貴台也製作了一系到有價值的節目,其中尤不惜鉅資,拍攝「六壯士―古寧頭」連續劇最感欣慰! 不過,在觀賞兩集以後,發現該劇脫離事實之處甚多。當然,戲劇不是歷史,同時,為要增加其劇情的趣味性、娛樂性及可看性,不可能和事實完全相符,但也不可偏離事實太遠。茲舉一例:昨(二十 五)日播放第二集中一段劇情,是描述一三二高地失守,高軍長命令李團長在七時以前必須收復。此一情節與實際情形不對,為了說明真相,現將一三二高地情況簡述如後:


一三二高地是全金西地區最高點,在軍事上稱之為陣地鎖鑰,套句俗話,那是「兵家必爭之地。」因其地位重要,所以當時是青年軍二 ○一師六○一團團指揮所所在地,六○一團為了固守這一要點,在那裡配有重兵,構有堅強工事。匪軍登陸後,雖其指揮系統完全被我二○一師的激烈抵抗所破壞,但為攻佔一三二高地,仍編組一支弦有力的部隊進行猛攻,故二十五凌晨五點鐘左右,曾發動三次彿曉攻擊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終被我擊退。在這場慘烈的攻防戰中,據守在山麓的一、二兩連傷亡甚重,一連連長劉德昌陣亡,記得戰況最危急時,團部連連長趙慶平曾建議團長雷開瑄暫時轉移預備陣地指揮,但被團長堅拒,因團長要與陣地共存亡,更激發了高昂士氣,終于粉碎匪的攻勢,使一三二高地屹立不搖。所以一三二高地一直沒有失守;因為一三二高地沒有失守,才使十四師四十二團的部隊在二十五日晨七點鐘左右安全進入攻擊準備位置,向西浦頭發起攻擊。因為一三二高地沒有失守,才使各型炮兵在那裡佔領陣地,居高臨下的向古寧頭地區直接瞄準射擊。因為一三二高地沒有失守,才使各級長官在那裡觀察敵情,瞭解狀況, 從容指揮。因為一三二高地沒有失守,才縮短了作戰時間。假使如貴 台所演;「一三二高地失守,」則古寧頭戰役的情勢將全面改觀,原因說來話長。限於篇幅,不再贅言。


「古寧頭大捷」才過去四十年,當年參戰的許多官兵尚苟活人間,所以不希望歪曲史實,使我們這些誓死保衛一三二高地的人太傷心,故不揣陋,說出簡單經過,謹供貴台再製作類似節目的參考!耑此

順請

撰安

老兵 田興柱 敬啟 七十八年十月二十六日

註:本函曾寄當年華視董事長、總經理、編劇張玉剛先生,導演陳摩西先生等,但未得回應。


八、「金門戰役」後在台灣舉辦「大捷展覽會」的是什麼單位?


「金門戰役」還有一個小有爭議的話題,就是戰役後舉辦的展覽會。這個問題見之於「泛著」五十九頁,伯玉公在稱讚了李良榮將軍的謙恭為懷、讓名風範之後,筆鋒一轉就說:「當時固有一小部軍隊, 以其擄獲戰利品直接呈獻於其直屬長官,而又在台灣大開展覽會,以宣傳其戰功,其量小易盈之態,以與李將軍之高風亮節相較,其差何啻霄壤?」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另外,第十一師三十二團團長王誠華將軍也說:「惟嘗聞於大捷後,有謀表功亮相者以擄獲之武器展覽,若為激勵當時危疑動盪之民心,自無可厚非,惟其時匪武器多獲自我大挫之友軍美式裝備,與用者程式相同,觀者謬為自炫虛飾,貽人疑疵;至所撰述古捷之作,曾有自我表揚誇大之章節,圖名好功乃人情之常,掩長飾短亦不足大驚小怪,惟愧失武德。」(古寧頭大捷四十週年紀念文集八十一頁)


胡將軍所謂「固有一小部軍隊」及王將軍所言「有謀表功亮相者 」雖未明示,但一看便知是針對青年軍二○一師而言,因二○一師返台後,在上級單位籌畫下,曾於高雄等地舉辦「金門大捷展覽會。」關於舉辦展覽會的事情,鄭果師長有很詳細的說明。鄭將軍說:「金門大捷後,台灣漸趨安定,一切行政已經進入正軌,對民間宣傳,不是野戰部隊的權限。東南長官公署、省政府、省黨部才是負責單位, 所以主辦的不是二○一師。但當時參予金門戰役各師,雖然在素質上、 訓練上互有出入,而英勇都是一樣,可是對台灣民眾來說,都很陌生, 而且還有『保密』及『宣傳』上的考量,自然就把一切榮寵落在二○一師的頭上。」


對上級舉辦這次「展覽會」的苦心,鄭將軍特別舉了一個例子: 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八一二一滬戰,」政府投入大量陸軍主力,時將軍在五十三師任團附,據守真茹西北陣地,在日軍強大火力下,官兵奮勇抵抗,有非常優良的表現。但當年全國各報,只有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即屬八十八師―筆者)消息,大家心裡都很不服氣。直到後來進陸軍大學得教官指點;才悟出這是上級的苦心。滬戰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夢幻,把它首相都打垮了,以兩個師抵抗日本現代化的海、空軍及陸軍兩個師團,這樣的戰力,使日本國民對「皇軍」信心盡失,而對國人已鼓舞了抗戰必勝的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信念,這是宣傳謀略啊!

寫到這狸,筆者不覺也想起同樣的事情,而且也是同樣發生在上 海;民國二十一(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變」,當時全國只曉得一 二八在上海抗日的是蔣光鼐、蔡廷鍇的十九路軍,其實除了十九路軍, 還有第五軍的八十七、八十八兩師。「一二八戰役」,蔣、蔡成為「 民族英雄」,所有榮譽、功動全歸十九路軍,甚至上海各界慰勞團到醫院慰問傷患,在同一病房只慰問十九路軍而冷漠第五軍,這種情形看在第五軍官兵眼裡,自然都憤憤不平。後來蔣公得知此事,立即致電第五軍,勉其「不居己功,以求全功為要。」「十九路軍之榮譽, 即為國民革命軍全體之榮譽!」第五軍得蔣公訓勉,人人甘願做抗日救國的「無名英雄」。


其實這也是上級的宣傳謀略;「一二八事變」日本在上海駐軍三萬餘人,後增兵至六、七萬,並有兵艦三十餘艘,飛機數十餘架,這樣雄厚兵力未能抗拒一個十九路軍,那不是使「皇軍」臉面盡失嗎! (民國二十二(公元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陳銘樞、蔡廷鍇在福州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政府,」第十九路軍改稱「人民革命軍, 」背叛政府,史稱「閩變。」)


「金門戰役」是在烽火餘燼、中原板蕩之後。為要安定台灣民心, 鼓舞衰敗士氣,舉辦「大捷展覽會」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參加作戰部隊,還有許多仍在金門,為了「保密,」也不能將之全公諸於世, 何況這亦是宣傳謀略!當然,十二兵團出力甚多,展覽會未能列名, 心有不平,那也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伯玉公一生,功在國家,為世人所敬仰。而將軍雅慕「大樹將軍 」風範,不願多談古寧頭戰事;「既不欲揭人之過,又不願耀己之能。 」況且「國民革命軍,由於八年抗戰長期分佈於廣大戰區,在不知不 覺中形成了若干人事及感情上之集團。」(將軍語,「泛著」六十一 、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金門戰役-古寧頭大捷 五十周年紀念專輯 田興柱 | 黑水博物館館藏

六十五頁)所以各集團問難免就有了意氣之爭。 至淤王誠華將軍所疑:因敵我兩軍使用武器程式大多相同,可能以自用武器當戰利品展覽,這種說法,有失厚道,似欠公平。就以今 天古寧頭戰史館所展示擄獲之戰利品而言,有多少種不是國軍都曾使用過? 「金門戰役」已過去了五十年,當年騁馳沙場,叱吒風雲的長官, 甚多作古,尚存者都已是耄耋之年,淡泊名利,一切爭議都隨時間而飄散。但歷史是千秋大業,更貴在「存真,」故把有爭論性的幾個重 要問題,到舉「事實」與「史料」謹供研究者參考。




Cpami-kmnp-bk-rbphc0002-0001
.pdf
Download PDF • 66.83MB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