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完人于斌樞機,發行人:金克明,野聲文化事業公司籌備處《Black Water Museum Collections | 黑水博物館館藏》
發行人:金克明
編輯顧問:華仲廖、黃大受、章斗航、蕭師毅
主編:李霜青、麥苦
印行者:野聲文化事業公司籌備處

















總統用箋
我甚喜悅勸人讀習聖經,因為聖經就是聖靈的聲音,發揚上帝的公義,和祂的慈愛,世人救主的耶穌基督,捨身流血、拯救一切信祂的人,祂的公義使邦國高舉,基督是一切自由的磐石,祂的愛能遮掩一切過錯,凡信耶穌的必得永生。
蔣中正

















「九一八」事變
1.事變前共匪到處流竄,幷於江西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廿年又逢長江空前水災,使我國陷於洪水猛獸中,無力外啟,日本乃悍然發動事變 佔據東北。
2. 事變後我提國聯控訴,日本非但不接受國聯二次撤兵的命令,且吞噬整個東北四省。
3廿一年日本又藉口發動「一二八」淞滬事變,並企圖擴大侵略範圍。此後日本動員兵力十萬,歷時卅四天,始在不損失領土主權原則下協議停戰。
八年抗日望戰
1.民國十六年七月七日,日軍在蘆溝橋演習,藉口失踪一名日兵,燃起侵略烽火,旋陷平、津,繼南下擴大侵略,全面抗戰因而展開。
2. 八月十三日上海戰起,日軍動員大批陸、海、空軍,經七次增援~歷時三月,滬戰始告結束。
3.十月卅一日遷都重慶,南京於日軍大屠殺後的十二月中陷落。
4.廿七年春,日軍沿津浦路南北夾攻,我軍於台兒莊擊潰日本精兵二師團,造成空前大捷。
5.廿七年六月,日軍分三路包圍武漢,途經我軍逐次迎擊,年底因廣州陷落始自動放棄。
6.我軍退出武漢後,改用「全面」戰略,從此戰局陷於長期膠着。
7.卅年十二月八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掀起太平洋戰爭,翌日我始正式宣戰(日、德、義)。
8.爲協合盟軍作戰,我軍先後赢得長沙、鄂西、常德、緬甸等大捷,使陷入我大陸泥淖的數百萬日軍不能抽調。
9. 卅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向我國及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從此結束。
10.日本投降後,我以「不念舊惡、以德報怨」的精神,遣返二百餘萬日俘、日僑,開中外寬待敵俘之歷史先例。

民國三十五年五月五日于斌主陪同外賓出席 蔣主席五五還都茶會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七日(1946)于總主教在南京歡迎田耕莘樞機主教抵達南京時,被友吻權戒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七日(1946)于總主敎歡迎田耕莘樞機主教抵達南京時留影。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八日(1946)于斌總主教陪同田耕莘樞機主教在首都謁陵。

民國三十五年六月八日(1946)莫德惠、田耕莘、于斌於謁時留影。

反共宣傳之重點或有效方式
無形勝有形 (不必打草驚蛇 | 賣藥不沽名)
間接勝直接 (聯合各國反共個人與機構 | 反共十字軍)
積極勝消極 (防共滅共,爲人類請命)
利他勝利己 (共匪乃天下之公敵)
求眞理,正義,自由之勝利 求人性之光輝,天主之光榮

進剿赤匪
1.廿二年四月(1933)訂定剿匪計劃:三分軍事,七分政治;西南堵截,東北進攻。以步步爲營之戰略,擬聚殲匪於贛南。
2. 九月進剿開始,首克黎川,繼於近郊擊潰匪主力。
3.廿三年初(1934),閩變平定後,即發動大規模圍剿,十一月克復匪巢瑞金,殘匪突圍遠竄。
4.突圍殘匪西竄面擾川、黔,經沿途各省迎及薛岳全力追擊後,次年秋竄據松潘高原,又因義民協助進剿,乃竄隴東而入陝北,時已僅剩殘餘二三千人。
5.廿五年(1936)殘匪發動「西安事變」,廿六年乃僞裝歸附中央,發表共赴國難宜言,紅軍亦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俄匪劫持地區的攻勢接收
1.共匪的成長
(1) 共匪藉抗日之名,盡力擴充軍隊,擴張地盤,卅年(1941)更公開叛變,幫助日軍,襲擊國軍。
(2)日本投降時,匪軍已由三萬殘餘,擴充至卅萬人,卅六年底更擴充至一百十七萬之眾,
(3)共匪地盤亦由陕北擴張至整個華北、浙、贛及由俄寇手中接收的東北。
2. 戰後受降經過情形良好,惟東北爲俄寇把持讓渡匪軍,華北爲匪軍阻礙和佔領,不得不實行攻勢接收。
3. 東北的接收係依戰鬥路線前進:由秦皇島登陸,經多次戰鬥才到達長春、吉林,收復松花江以南地區。
和談調處
1.國軍攻勢接收的七次重要戰役,除漳河之役外均大獲全勝;惟爲美國誤信共匪宣傳而冲淡。
2.卅四年(1945)底美特使馬歇爾來華,要求成立三人小組進行和談,企圖和平解决國共問題,政府乃先後三次下達停戰令,因而又消失了國軍戰鬥意志,種下勘亂失敗的惡果。共匪却在俄寇積極扶植下到處蔓延,盡量擴充軍隊和地盤。
3. 卅七年調處失敗,美援斷絕,法幣貶值,經濟與軍事不能配合,戡亂作戰逐漸趨下坡。
大陸的陷落
1. 卅七年初(1948),共匪寬陷陽,井不斷南犯,年底東北陷落。
2. 卅八年初(1949),平、津陷落,延安放棄,徐州會戰失利,太原守軍成仁,華北盡失。
3. 卅八年一月 蔣總統引退,和談因而開始。
4. 卅八年四月和談失敗,共分三路渡江,南京撤守,政府遷廣州;五月上海亦告失守。
5. 同年十月共匪傾全力南犯廣州,政府再遷重慶,守軍轉移海南島。
6. 十一月共匪三路進犯重慶,守軍轉進成都,終以外援不繼,撤離成都,從此大陸關入鐵幕。


民國三十七年六月(1948)于斌總主在南京歡迎美紐約主教史培爾曼。

民國三十七年元月(1948)在南京陪同史培爾曼主教參觀中國歷史文物。




于樞機主教訪問西班牙與西國元首佛朗哥晤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