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唯一之戰!”

已更新:2022年12月30日

By Peter Harmsen, 17 April, 2014

上面的海報是由英國所製作,中間位置的中華民國士兵意味著大英帝國肯定該國在盟軍戰鬥裡所付出的關鍵貢獻。


海報下方的中文字簡單翻譯如下:

「這是我們唯一的戰爭,無論在何處戰鬥,英國誓必要打倒日本及其濫用的軍事武力。」

這是引自英國內政大臣在(1943)民國32年10月時所說的一段話,但他的名字並未被提及。


這段話真正的出處其實是個謎。有可能指的是(1943)民國32年10月6日,英國內政兼國土安全大臣 Herbert Morrison 在一個英美記者協會午宴裡的演講內容。這場演講裡並沒有出現跟海報裡相同的話,但是大致的訊息是相同的:Morrison 談到了關於「澄清某些誤會」的主題,其中一個就是在美國盛傳的一個說法,英國並沒有認真地在同日本作戰


Herbert Morrison 然而在承認英國大眾僅僅視德國為主要敵人這件事上--「畢竟,轟炸倫敦的並不是日本人。」--他說這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有一場戰爭,無論是在何處戰鬥。」稍後,他再度重申這樣的訊息:「大英帝國對摧毀軍國主義的日本與推翻希特勒主義的目標一樣堅定。」 這些令人欣慰的話或許是針對與美國貢獻同樣多的中華民國盟友而說,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國軍的基本思想是反帝國主義,而在戰後他們非常懷疑英國的作法,這也就說明了為何Morrison覺得有必要直接地處理中華民國的疑慮。


「這對我們及我們的盟國戰友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就是,」他說,「就是見到中華民國在戰後終於和平地達成她最終的目標,成為一個自由的國家。」 Morrison 的演講在當時經常為國際媒體所引用,然而有一部份內容並未公諸於世。就是Morrison談到英國佔領的香港與天津等中國城市乃是其對亞洲承諾的保證。


這兩個地方在太平洋戰爭發生前的幾十年,對英國來說是極具商業與軍事價值,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軍的痛處,他們極度痛恨外國人這種半殖民式的佔駐。 戰後,大英帝國的光榮不再,在(1949)民國38年共產黨奪權之前,英國勉強還能在中國大陸維持其勢力。不過,英國曾經建立的全球帝國的最後一塊版圖—香港,終於在(1997)民國86年也失去了。


Herbert Morrison
Herbert Morris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