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forms, Insignia, Badges of R.O.C. Armies 1930s~early 1950s
國魂系列 8,黃埔軍服:國民革命軍軍服典藏鑑賞(上篇-南京時期、對日抗戰、國共內戰)楊桂霖 著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以其多年來收藏大陸時期國軍軍服的經驗與研究心得,結合其個人典藏之珍貴真品文物的實物照片,編撰成本書,可說作者本人在國軍軍服文物收藏事業上的一份心得總成。內容介紹 本書之旨趣,在於將作者個人之收藏進行有系統之介紹,收列於書中的軍服文物,均以有真品實物者,種類極其豐富,但未全然涵蓋國軍當時所曾生產使用之所有制服,請讀者注意。
編者言
本書是台中烏日楊佳霖教官所制作的大著。楊教官以其多年來收藏大陸時期國軍軍服的經驗與研究心得,結合其個人典藏之珍貴真品文物的實物照片,編撰成本書,可說是根教官本人的在國軍軍服文物收藏的事業上的一份心得總成。
本書之旨趣,在於將楊教官個人之收藏進行有系统之介紹,收列於書中的軍服文物,均以有真品實物者,種類極其豐富,但未全然涵蓋國軍當時所曾生產使用之所有服制,請讀者注意。
本書所使用之照片,主以作者本人自己拍攝、或者個人之收藏為多,此類版權完全歸作者所有;另由其他同好所提供以及少量老戰友工作室資料庫之典藏,都將在書最後列出。
老戰友工作室/軍事文稡
民96年「爸爸節」前夕
長官序
作者:楊桂霖先生,係政府遷台後出生之年輕軍官,曾任軍訓教官近二十年,於民國89年退伍。楊君自幼經常目睹國軍部隊諸多演習,對軍人有著濃郁的特殊情感,加以因緣際會,眼見越戰結束後,大
批美軍物資充斥台灣各地舊品市場,甚得年輕人青睞,而國軍對舊軍品的回收,大抵裁切廢棄,遂興起搶救舊軍品行動。
楊君不辭勞苦,不畏髒亂,穿梭於春村與垃圾場間:收購自舊衣回收場的小販之手。經多年的蒐整、訪談、紀錄,終將數千件珍貴的軍品、服飾、照片、文物、史料,經拍照、編撰成本書,誠可謂煞費苦心。而書中搜陳的文物,大抵為民國 20年至90年,國軍各時期官、士、兵使用之制服與配件為多。由於本書的出版,將使在台灣退伍的每一位老兵,看到「過去與現在」,見證國軍後勤補給成長的滄桑歲月,讓我們能夠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學習教訓,是本書最值得稱讚的地方。
古今中外,軍隊的服裝大致因平戰、攻防、海陸、寒暑、慶典而有所區別。通常在戰場是以便捷、堅固、防護為先;平時則重整潔、舒適;而慶典則較為華麗醒目。服飭的功用,一則代表民族的風格與 文化水準,一則能展現軍容威儀、統整部隊士氣。古語:「大軍未動,糧草先 行」,足見服裝、糧秣、輜重…等軍需, 皆為軍隊後勤不可或缺之物。
先總統蔣公曾昭示:「後勤即先勤」,又說:「戰爭打在開火之前,勝利取決於準備之日」。公元前二百年,楚、 漢相爭,漢高祖劉邦之能得天下,戰略有張良為之策劃,戰術有韓信為之執行,後勤有蕭何為之調配,終能擊敗善戰的項 羽,成就漢家的基業。漢高祖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饟,不絕糧道,吾 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 克,吾不如韓信。」其中蕭何經營巴、 蜀,轉運關中,使人力及軍需源源運濟, 實已豎立國家後勤的楷模。
後勤是如何「提供戰爭工具的藝術與 科學」,後勤問題本身,不是單純的、孤立的,而是複雜的、多變的。可以說,下 自武裝部隊基層行政單位的指揮官,上至 國家運籌決策的高階層,擴及於政府各部 門有關人力、物力、財力的運用,莫不直 接間接負有後勤的責任。美國前海軍軍令部長卡尼上將(Admirai Robert B. Carney (U.S.N.)說:「即使總統本人,也必須是一位實際的後勤工作者;如此才能以我們 國家的資源,達成我們所選定的目標」。
我們重視前瞻性的後勤管理作業,但 對於過去的文獻加以回顧也同等重要。本 書蒐集到國內甚為難見的後勤文史圖片, 是後勤人員極具價值的參考資料。檢驗過去、觀察現在、策勵將來,我們後勤的思維與作為,又注入一股推動的能量。
個人曾忝為國軍後勤司令有年,欣見 本書出版,特抒發個人一得之愚,俾供國 軍參與後勤實務及關心國家後勤能量發展 之社會賢達、先進參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高華柱 謹識
2006. 12. 29.
作者楊桂霖 簡介:
1957年:出生台灣台中
1975年:就讀陸軍官校 2000年:自彰化師大附工退伍 服回顧」作者
1981年:轉任軍訓教官 35期
2000年:文建會細木作研究員
2004年:戰鬥王軍事雜誌「國軍老軍服回顧」作者
2005年:編撰本書
為後代子孫留見證,需要您的協助, 歡迎各位先期前輩提供資料與指正。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黃埔軍服:國民革命軍軍服典藏鑑賞,上篇:南京時期、對日抗戰、國共內戰/楊桂霖 著 -- 初版
台北縣板橋市:老戰友工作室,民96.08
ISBN(平裝):978-957-29415-6-0(平裝)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