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戰役《金門戰役》的實況說明 (五十二年三月礁溪李宅)
李樹蘭將軍口述 朱義雲筆記
原件典藏於金門古寧頭戰史館,特別感謝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民國100年10月18日協助記錄。
一、戰鬥前我軍的佈署:
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前後,金門的國軍,是由第二十二兵團司令李良榮將軍統一指揮的。把金門島的防務,分為東西兩個區;東區指揮官是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將軍,軍部位於東部的山外;以所轄的第十一師,配置於料羅灣左右地區;另以配屬十八軍指揮的第四十五師,配置於官澳左右,擔任守備。西區指揮官是第二十五軍軍長沈向奎將軍;所轄的第四十師,配置於水頭左右;其指揮的二0一師(欠一團),則配置在古寧頭到壟口(壠口)這一線,擔任守備;機動部隊,配屬戰車一個營,由第十八軍的一一八師擔任。
二、戰鬥經過:
共匪八十五軍的主力,約一萬五千人,在民國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的凌晨二時左右;從蓮澄一帶地區,分乘木船,向我金門西區的古寧頭迄壟口(壠口)之線進犯;登陸後,雖然遭到我守軍二0一師的強烈抵抗,卻被匪軍攻佔了古寧頭的南山、北山(村名)、林厝,觀音亭山及沿海地區。匪軍的企圖,是先用一部份的兵力,佔領本島蜂腰地帶的雙乳山,來截斷我軍東西兩部的聯繫,以其主力解決我西部地區的守軍,然後再以全力進攻東部。
此時,二0一師的六0二團,已固守壟口(壠口)附近的陣地,與敵對峙;其六0一團,已從古寧頭退到埔頭及附近的一三二高地,固守待援。作為機動部隊的本(一一八)師所屬的三五三團,由於先駐安岐、頂堡兩村,已與匪軍接觸,阻敵南進。
拂曉前約四時左右,本師奉命反擊匪軍。本師的三五二團,因控制在沙美,距離戰地約十餘里,該團接到命令後,立即向後半山急進;其三五四團即在駐地後半山展開,於拂曉前,向觀音亭山的匪軍攻擊。戰車營在拂曉前,進入後半山經中堡,協同三五四團向觀音山附近的匪軍猛烈進攻;本師指揮所已進入後半山高地。三五四團及戰車營,旋於七時許,已將觀音山附近的匪軍全部殲滅,俘匪三千餘人,另傷亡千餘人。本師的三五二團在清晨六時許,即已達到後半山師指揮所附近。由於三五四團已將觀音亭山附近的匪軍,全部殲滅,乃改命三五二團,進出安岐,協同三五三團擊退當面匪軍後,續向古寧頭的匪軍攻擊前進。
這時高軍長又令派第十一師的三十一團,歸十八師師長伊俊指揮,自壟口協力本師沿海岸向古寧頭攻擊,而三五四團已改為的預備隊了。經數小時的慘烈戰鬥,於黃昏前,已將匪軍壓迫於古寧頭,林厝之線。這時,因本師全日攻擊,頗有傷亡,兵力亦感疲勞,奉令暫停攻擊,但仍與匪軍保持接觸。
二十六日拂曉,仍由本人(李樹蘭將軍自稱後仿此)擔任總攻擊指揮官,另以十八師的五十四團配屬本師;於是以三五二團三五四團五十四團為攻擊部隊,展開於林厝以南之線;分向南山、北山及北山海邊的匪軍據點猛攻。三五三團作為師預備隊。戰車營協力三五四團攻擊;師指揮所就從後半山推進到安岐高地。我軍自凌晨猛攻迄中午十二時許,饞佔領了林厝及其以北之線。
由於匪軍頑強抵抗,戰鬥極端慘烈,以至攻擊亦已無法進展。等到午後二時許,東南長官公署羅副長官卓英,第十二兵團胡司令官璉,聯袂抵達師指揮所觀察戰況,當即指示本人立即親赴林厝前線指揮,並限即日結束戰鬥,羅胡兩位長官,就在本師指揮所督戰,本人尊令進至林厝後,立即召集三五二及三五四唐、林兩團長,區分攻擊目標,並令其集中各該團重武器,組織衝鋒隊,先以集中的重武器火力壓制匪軍的地堡火力,另行規定信號開始衝鋒;同時另令五十四團於右翼協力上述兩團衝鋒,到下午五時半左右,古寧頭的匪軍,大部被我殲滅!
僅北山尚餘殘存匪二百餘人,憑藉堅固的建築物頑抗。當即命令師預備隊三五三團,集中火力,並以師屬的火箭筒配屬他,實施猛攻到深夜十一時許,殘匪始全部殲滅。
先是第十九軍的十四師,已於二十五日由汕頭到達了金門,十四師的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就率領該團駐往埔頭,自動協同本師三五二團攻擊林厝的匪軍,不幸陣亡!同日我第十九軍軍長劉雲漢將軍,命令其第十四師的四十一團由湖下乘海潮低落時,涉水協力本師向南山的匪軍攻擊,終能圓滿達成任務,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三、檢討:
就上面所談的古寧頭戰役情形,加以檢討,我軍的所以克敵制勝,固然是國軍各級部隊長的指揮有方,戰士用命!而戰車營的協同作戰,發揮了強大的威力,實在是制勝的要素之一。
還有就是我空軍的阻匪增援,進而協同陸軍攻擊,實行威力炸射,深深的影響了匪軍的士氣;因此饞能圓滿達成任務,獲得大捷,這不是僥倖可以成功的咧。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共匪自南渡長江以來,勢如破竹,不到一年,就蓆捲了整個大陸!匪軍氣燄高張,已經達到顛峰的狀態;甚至妄想以少數幾個軍的兵力來進犯台澎,所幸金門一戰,盡殲犯匪,靡有了遺!這不僅頓挫了匪軍的兇燄!而且粉碎了牠們進犯台澎的迷夢,更重要的,是這一戰役,使我們自由中國的民心士氣,為之一振!開了以後台海戰役,戰無不勝的先河;使我們聞名全世界,媲美西柏林,似乎也是這次勝利的先河啊。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