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抗戰八年廣播紀,作者:張小航

已更新:3月14日

抗戰八年廣播紀,作者:張小航


作者: 張小航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

ISBN:9787229102906

規格:318頁/平裝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地:中國大陸


抗戰八年廣播紀,作者:張小航
抗戰八年廣播紀,作者:張小航

內容簡介

本記錄了1937年至1945年間,在中華民國政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廣播事業的發展情況,內容主要包括重慶與大後方廣播建設 、日偽廣播的包圍、對二期作戰的宣傳、上海廣播戰、 反擊投降路線 、匯集精英辦廣播等方面的內容。


作者簡介:

張小航1956年10月出生,重慶人,一級編劇,供職於重慶廣電集團,主要研究抗戰時期的廣播史和理論、抗戰時期的戲劇。


目錄

總序

自序

第一章 開戰和撤退

一、整軍備戰

二、警告日本人:這是一場有抵抗的戰爭!

三、南京倒計時和犧牲者

四、漢口廣播的突破與川江惡水

第二章 重慶與大後方廣播建設

一、選址徵地

二、馬可尼發射機和防空建設

三、重建廣播網

四、「中央台」、「國際台」在大後方的覆蓋效果

第三章 日偽廣播的包圍

一、起步晚發展快的日本廣播

二、對朝鮮和中國的覆蓋

三、戰爭中產生的超大電台

四、對殖民地和占領區施行「豪華節目」

第四章 對「二期作戰」的宣傳

一、抗敵宣傳的策略

二、動員民眾堅持抗戰

三、中共的聲音

第五章 上海廣播戰

一、淪陷的中國廣播發源地

二、租界裡的抗戰聲音

三、難以完成的任務

第六章 反擊投降路線

一、汪精衛在南京廣播「還都宣言」

二、重慶掀起討伐漢奸聲浪

三、南京偽政權對與日本、「滿洲」共同宣言的解釋

四、廣播唱片成為陳公博的「死證」

第七章 匯集精英辦廣播

一、為政治服務的「中廣處」人和事

二、技術和技術人員立台

三、「南京之鶯」與「重慶之鶯」

四、工友和駐軍

第八章 大後方「中國之聲」

一、國際廣播電台誕生

二、日本人仇恨的「蛙聲」

三、孤獨求援

四、中外同事

五、新年

第九章 收音、偵聽與干擾

一、收音台和中央廣播事業指導委員會下的偵聽組

二、「找到」江西台和「指導」成都台

三、記錄南京廣播與東京廣播

四、「對付」延安新華廣播

五、有多少個美軍電台?

六、張家口偽「中央台」

第十章 沉默的收聽者

一、各國收音機數量和發展

二、日偽禁止收聽「敵台」

三、重慶的收音機

四、控制「公營」和取締「民間」收音機

第十一章 宋氏姐妹時間

一、對世界講「中國人所要說的話」

二、同台演講三姐妹

三、「熊貓外交」和剛建成的廣播大廈被轟炸

第十二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的轉折

一、聽來的消息

二、敵我對太平洋戰爭的態度

三、不利戰局中的「捷音」

四、威爾基訪華和陸鏘的現場報導

五、福建台台長遇難

第十三章 盟國關系中的廣播

一、努力維護中蘇友誼

二、丘吉爾保證:我們正在討論猛烈對日進攻!

三、羅斯福讓重慶人民翹首天空,飛機大炮正在運來!

四、中國對印度說:我們同樣!

第十四章 新型國際關系演講

一、慶祝簽訂新約

二、「聯合國日」廣播,流亡政府代表的呼聲

三、各國對開羅會議宣言的反應

四、日汪新約面對「爐邊閑話」威脅

第十五章 電波「駝峰航線」

一、真空管困境

二、斯圖爾特的幫助和監測員報告

三、海外技術對策

四、馮簡的願望

第十六章 文藝節目中的文化現象

一、占領區的「融合」與頹唐

二、「硬梆梆」的大後方廣播音樂

三、抗戰催生廣播劇創作

四、兩支樂隊

第十七章 1944年風雲

一、國際媒體和記者大際會

二、重慶消息,美機戰略性轟炸日本本土

三、新聞檢查

四、「中國之友」馬彬和失蹤

第十八章 大國的勝利廣播

一、西線報導

二、蔣介石呼籲“以德報怨”

三、東京中央第一台的投降聲音

四、向日軍和淪陷區發布命令通告

五、東京降約,蘇美揚言“報復”

後記


節錄

第八章 大後方「中國之聲」

抗戰八年廣播紀,作者:張小航
抗戰八年廣播紀,作者:張小航

一、國際廣播電臺誕生

中央短波廣播電臺的任務主要是對國際播音,由徐學鎧代理傳音科科長。而"中廣處"當時無法提供各種外文稿件和外語播音員,合併後的"中央台"的短波宣傳不得不依賴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1940年1月15日,根據中央廣播事業指導委員會決議,為便利國際宣傳起見,將中央廣播電台的短波電臺連同人員及經費,劃出來交給"國宣處"直接管理,並由王慎銘任台長,同時改名為國際廣播電臺,也稱"國際台"。"國際台"呼號XGOY,另加一個英文名為Voice of China("中國之聲"),簡稱VOC。


"國宣處"原歸屬軍事委員會第五部,遷往重慶後劃入中宣部管理,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部門,抗戰期間由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分管。


董顯光英文名Hollington Tong,出生於1887年,浙江寧波人,雖然家道清貧,但卻勤奮努力,受過良好的教育。董顯光的經歷堪稱傳奇:他在奉化縣龍津中學任英語老師時,蔣介石是班裡與他同齡的學生;從美國學成歸來,在從東京轉往上海的輪船上,董顯光巧遇只做了短期總統的孫中山,後來發展成“最密切的友誼”;在董顯光的記者生涯中,他親自採訪過袁世凱和日本天皇。


與蔣介石的師生關係對董顯光一生產生了重要影響。1937年他被任命為軍委會第五部副部長,專門負責這個部的國際宣傳處工作,不久國際宣傳處劃入中宣部,董顯光任中宣部副部長。抗戰期間中宣部換了十任部長,董顯光這位副部長的位置紋絲不動,專事國際宣傳管理。在他看來,無線電廣播具有重要作用,已有左右人類感情的魔力,它能支配國與國間友或敵、親善或仇恨的情緒,並且“短波無線電傳導力廣泛迅速,不受國界限制,且可避免偷查,因此更適宜於作國際宣傳“。

 

"國宣處"由曾虛白任處長。曾虛白1895年出生於江蘇常熟,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是作家和翻譯家,其父為中國晚清小說家、出版家曾朴。淞滬會戰爆發時,曾虛白創辦了上海第一家抗戰晚報《大晚報》,晚年時著有《曾虛白自傳》一書,其中一段詳述了抗戰時期的國際宣傳經歷。


"國際台"受"國宣處"管理時,先在小龍坎發射台播音,故一度該地方也被稱為"國際台",後在"國宣處"所在的兩路口巴縣中學建有單獨的播音室。"國際台"傳音科的前身是這個處的廣播科,王慎名、彭樂善都先後擔任過科長,又都兼英文節目主持;軍人身份的林忠任日文節目主持,朱新民任俄文節目主持;一些外籍和外語播音員也編制在處裡。"國宣處"還曾經廣泛向社會招賢納士:


表8-4 中央短波廣播電台("國際台")(XGOY)節目時間表 1939年12月訂
表8-4 中央短波廣播電台("國際台")(XGOY)節目時間表 1939年12月訂

表8-4 中央短波廣播電台("國際台")(XGOY)節目時間表 1939年12月訂

bottom of page